10月22日,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朝鮮代表團來校培訓與考察。校黨委書記李洪波會見代表團成員。
此次“提升朝鮮糧食安全韌性”赴華可持續農業機械化培訓與考察活動由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ESCAP-CSAM)主辦、我校承辦,活動組織了朝鮮相關部門的10名管理和技術人員,來華考察學習中國在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推動區域國家在可持續農業機械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培訓和考察活動歷時10天,通過在北京、鎮江、蘇州和武漢等地開展的一系列專題培訓、實地考察、現場演示、農業機械展覽及討論交流等,讓朝鮮考察團成員能夠實地接觸多種可持續機械化實踐與創新技術,借鑒中國經驗。




活動開幕式于10月20日在北京舉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駐華代表趙兵、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CSAM)主任李宇彤、朝鮮農業委員會農機化管理局局長姜林柱、朝鮮駐泰國大使館參贊兼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常駐代表南松里、朝鮮農業委員會長期發展規劃司高級官員明金林等代表團成員、朝鮮駐北京大使館參贊Chol Choe、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原副站長徐振興、江蘇大學副校長陳紅等出席開幕式。

李宇彤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農業在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然而在亞太地區的許多地方,農業仍面臨諸多挑戰。CSAM作為ESCAP在亞太地區推動可持續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區域機構,牽頭開展此次活動,既是支持朝鮮提升糧食安全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是加強伙伴關系、推動朝中同行機構未來合作的重要契機。
陳紅在致辭中介紹了江蘇大學發展歷程、農業裝備研發優勢以及國際合作培訓經驗,同時表示學校高度重視此次培訓和考察活動,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整合最優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確?;顒尤〉脤嵭?。


CSAM、學校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繼續教育處和農業工程學院的負責人參加相關活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繼續教育處 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