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至20日,江蘇大學承辦的“主要經濟作物分子設計育種”學術研討會在鎮江舉行,會議圍繞培育高產、優質、抗逆、廣適性的主要經濟作物新品種、創制具有育種潛質的新種質,也推進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分子設計育種”在2019年的研究工作。
近百名植物分子育種領域專家參與本次研討。副校長丁建寧代表學校致辭歡迎參會專家,作物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做主題報告,科技部農村中心朱華平項目專員做了專項管理報告,“主要經濟作物分子設計育種”項目咨詢專家組成員,項目首席專家、課題負責人、項目骨干等匯報交流了項目年度進展及2019年度工作計劃。
研究周期為五年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分子設計育種”開始于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馮獻忠研究員主持。項目以大豆、棉花、油菜和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重要農藝性狀相關基因位點的定位和分子標記的開發,研發和集成新型分子設計育種方法和技術,建立基于全基因組信息的主要經濟作物品種分子設計育種體系和信息共享平臺,培育高產、優質、抗逆、廣適性的主要經濟作物新品種和創制具有育種潛質的新種質。該項目的實施將促進我國主要經濟作物新品種選育效率大幅度提高,并為我國主要經濟作物現代種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江蘇大學承擔了子項目“利用激活法創制油菜多性狀品系”,通過參與本項目,鍛煉了生科院的植物研究團隊,提升了江蘇大學在植物分子設計育種領域的研究水平。(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