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學校在青教公寓三江廳舉辦“新時代·新農業·新使命”專題學習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校黨委書記李洪波,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出席會議,教學科研機構負責人及骨干教師代表等70余人暢談學習《規劃》感受,共謀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新藍圖。會議由學科建設與規劃發展處處長楊娟主持。

圍繞《規劃》學習感受,李洪波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主動迎接新時代農業使命,二是著力構建有特色、有組織、有重點的學科發展體系,三是精準把握關鍵點、切入點、著力點。李洪波號召全校師生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優勢,建設現代農業工程創新高地,為農業強國建設提供人才保障與科技支撐。
李紅指出,要把握政策機遇,推動“人工智能+農機”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智慧農業新質生產力,通過校企協同創新促進農機裝備迭代升級。
會上,農業工程學部執行主任徐立章對《規劃》進行了系統解讀,從政策背景、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強調要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強農興農為使命擔當,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學科交叉創新,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江大智慧。
交流研討環節,流體中心黨委書記張德勝從“時與勢、道與術、黨建與鑄魂”三重邏輯分享學習體會,提出應以科技創新驅動智能農機裝備研發;中國農業裝備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宗毅深入剖析國產農機裝備發展現狀,強調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農機裝備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產業學院院長程廣貴等專家一致認為,需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構建跨學科攻關平臺,著力破解農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
楊娟專題匯報了農業工程一流學科創建工作進展。與會代表圍繞學科競爭力提升、產教融合深化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研討會明確了以智能農機裝備為核心突破口、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實施路徑的戰略方向,為學校服務國家農業強國戰略繪制了實施路線圖。作為我國農業工程領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學校將持續深化《規劃》實施落地,助力農業強國現代化建設。(學科建設與規劃發展處)